南通仿真绣代表性传承人张蕾——继承创新,守望百年沈绣艺术
沈绣(又称仿真绣),是苏绣的一个分支,以人物绣见长,其创始人为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它吸收西洋油画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把用光、用色的技法融于刺绣技法中,艺术风格鲜明,开创了中国刺绣一代新风,在刺绣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蕾女士,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仿真绣代表性传承人。
仿真绣沈绣 张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沈绣江苏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授。2001年与祖母成立庄锦云刺绣设计工作室,现就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沈寿刺绣传习馆馆长一职。
在上海、香港举办个人专题展,多次参加由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深圳文博会举办的专业展会,并多次获得金奖、银奖,还曾代表国家与市政府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
2005年12月,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大赛,刺绣《红拂女》获银奖(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2008年5月,参加深圳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刺绣《马球图》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办)
2011年9月,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刺绣《水月观音》获银奖(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2011年10月,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刺绣《龙王礼佛图》获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银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
2012年3月,参加2012年全国工艺美术双年展,刺绣《螽斯绵瓞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12年8月,刺绣作品《大文殊兰百合》《加勒比蜘蛛百合》《螽斯绵瓞图》《草虫瓜实图》《水月观音》《日光菩萨》《柳叶观音》入选“2012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品大展”(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办)
2012年11月,刺绣《大文殊兰百合》《加勒比蜘蛛百合》入选“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
2013年5月,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刺绣《十方佛》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办)
2014年9月,刺绣《明王像》入选“从洛桑到北京”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南通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
2014年10月,参加2014“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刺绣《明王像》获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
2014年12月,参加2014“金福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刺绣《仕女图》获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
2015年2月-3月,在香港佛光缘美术馆举办“百年守望——沈绣艺术展”
1914年秋,苏州的刺绣艺术家沈寿应南通先贤张謇之邀,来到我国早期的刺绣学校——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在南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刺绣人才。其中就有张蕾老师的祖母,当代著名刺绣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庄锦云。庄锦云为这所学校的第十四期学员。作为女红传习所的高材生,庄锦云全面继承了沈寿的针法和技艺,她的代表作品《贵妃醉酒》、《小常宝》、《双猫图》、《毛主席在飞机上工作》等便完全体现了沈寿所独创的“仿真绣”的特点。
作为她的孙女,张蕾从小耳濡目染,逐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稍长,师从祖母学绣,而后有所成就。跟随祖母学习刺绣技艺二十多年,这使张蕾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在刺绣创作上同样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张蕾与祖母一同创办了以祖母名字命名的“庄锦云刺绣设计工作室”。庄锦云时时嘱咐孙女,不但要搞刺绣创作,更要承担起保护、继承和创新的重任。
利用自己早年打下的扎实的绘画基础,张蕾开始尝试自己动手设计更符合刺绣语言、更适合运用刺绣形式来表现的图稿。对于她的作品,专家的评价是,蕴藏着大量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幽情古朴之美,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情风俗、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它们是将刺绣语言与绘画艺术结合得十分完美的无上珍品。
《草虫瓜实图》 27×29cm
绣品选自宋人所绘小品。果实在古代是祝颂家族兴旺,延绵不断之意。作品的针法主要运用散套针,用针丝路灵活、纹理清晰,绣线颜色丰富,用不同的颜色绣线拼合在一起,以两丝或一丝线绣制,润色自然雅致,绣面色彩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工笔绘画中的笔意与意境,草虫绣制精致。最大的特色是丝线所产生的光泽变幻莫测,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都不同,有趣别致。
《海棠玉兰花》 28×32cm
这幅绣品取自著名传教士、宫廷画家郎世宁的花鸟作品。在色彩上继承了仿真绣丰富的用色用线传统,效仿沈寿用多种丝线穿于一针绣制,绣面色调饱满丰富,技艺精湛。画面上两只鸟儿引颈相视、栩栩如生、十分可爱,海棠玉兰花开烂漫,一派“枝间玉兰一重重,海棠半开数点红”的春意景象。
《虞美人蝴蝶花》 28×32cm
此幅绣品最大的特色是以花为主角。虞美人和蝴蝶兰都都具有着伤感、忧郁的意象。山石脚下秋草泛黄,紫色的蝴蝶兰已然散落,花瓣枯萎、花叶蜷缩,蝴蝶兰之下是一丛微微探头的虞美人,火红的花瓣不复鲜艳,花茎娇柔,零落不堪。色面色调沉郁,暗示美好时光的飞逝,显出一派萧瑟之景。
《荔枝》 27×29cm
绣品题材取自宋人小品,枝叶以散套针法绣制,荔枝以打籽绣制而成,绣面丰富,技艺精湛。仅仅是荔枝这种小物,却能做到枝叶果实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白、灰、绿、红四色交相辉映,加以适当留白,较好地体现了宋人工笔绘画恬淡的意境。
《满天星》 27×29cm
绣稿选自宋人朱绍宗《菊丛飞蝶图》。画面绣制丛菊盛开之景,花分黄、白、蓝、紫四色绣制,构图繁复,灿若文锦,交错相映,更显画面光泽之感。整幅作品花瓣运用散套与齐针斜绣绣制,花心,花瓣、叶片的用色、用针极为精工,花心运用打籽绣制,立体感强,跃然于绢素之上。在篱边野景之中却显出富贵典雅气象,蛱蝶上下翻飞,更加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荷花慈姑花》 28×32cm
此幅绣品同样取自郎世宁的画作。在色彩上继承了仿真绣丰富的用线传统,用多种丝线穿于一针绣制,同时注意画面明暗的分布,使得绣品富有层次感。画面上虽然荷叶已开始破败,但重重暗影之后露出一抹粉白,正是荷花在静静开放,同时零星的白色慈姑花让画面色调更加完整和谐,画中的两只蝴蝶,一只黑翅却又七彩流光,一只白翅却又朴素简洁,或驻留花蕊,或翩翩飞舞,明快活泼,生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