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持续几年的调整,尤其2012年以来的深幅调整,走过2013年的修复期,人们似乎对当代油雕版块没有太多的耐心,累觉不爱了。拍场F4也不再是神话的年代,似乎所有的人开始把目光瞄向下百万级别的青年一代,要不然2014年秋拍怎么会有那么多70、80后艺术家的新纪录诞生?连我们的市场观察员也不再“看跌某某某”的年代,我们再来统计这样的榜单还会发现什么?
除了靳尚谊2013年创作的《牡丹亭》“任性”的抢到4830万元人民币之外,2014油雕TOP10不再出现2000年之后的作品。资深艺术经纪人伍劲2014秋拍曾微信写下感慨:“当代艺术的确到了新老划断的时候。大致的界限是2000年。过去的十年,当代艺术市场从无到有,风光过也跌落过,至于现在的状态,我认为是平静,相当的平静——当然这是指2000年以前的艺术。它很难再制造令人惊艳的传说。”伍劲所说的平静可以理解为“瓶颈”,在这样的阶段,也许我们愿意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2014年度35岁以上油画雕塑艺术家排行TOP10
2013年度35岁以上油画雕塑艺术家排行TOP10
但是,我们对比2013此版块的TOP10,这个名单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并且在这份TOP10中,还是有6位艺术家刷新了个人作品的新纪录,且与去年榜单的艺术家重叠率只占5成……
香港市场继续领先油雕版块
去年,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被买单者疯狂抢到1.8亿后,本季曾梵志作品市场表现理性降温,其《面具系列4号》以3260万元港币,排在TOP10的第七位。而拍场表现一直与之交替上升的另一位天王张晓刚则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由《血缘:大家庭3号》拍出9420万元港币的高价顺利摘下年度桂冠。四川乡土、伤痕代表本年度有三位艺术家入榜,其中程丛林为第一次进入TOP10,其作品《码头的台阶》拍出2875万元人民币,刷新了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血缘:大家庭3号》
而根据统计,如果不是春拍北京保利推出的“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专场,由罗中立和程丛林两位艺术家的创纪录表现,内地拍卖行进入这个榜单的比例会只剩下两成。这一点和上半年雅昌艺术网市场监测中心2014年的春拍报告相吻合。报告显示,港台地区的优势地位继续保持且有扩大之势,长三角地区提升较为明显。港台地区上拍量和成交量减少成交额不减反增,同比增长39.77%,而港台地区成交额在当季也达到历年最高,为18.74亿,占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的54.86%。
《春蚕》
高开低走的写实油画
在2014年春拍,写实油画的市场亮点是经典写实油画家优质作品的释出,引起市场的小波澜,充分证明了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是市场中永恒的热点。2014春拍北京保利推出“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专场中,藏品来自台湾藏家林明哲的多年收藏积累,1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9066.6万元,单幅作品均价达824 万元。罗中立创作于1983年的作品《春蚕》以4370 万元人民币成交,此件作品估价为1800万元至2200万元,最终以高于最高预估价1.98 倍的价格成交,并创下罗中立画作拍卖纪录。从雅昌指数中可以看出,本季度罗中立价格指数呈急速上升趋势,较上季提升52%。另一件刷新纪录的作品为程丛林1984年创作的《码头的台阶》,以2875万元成交。在藏家眼力敏锐的今天,各大拍卖公司更加注重拍品美术史意义上的价值梳理和丰富完整的收藏序列,这也是一个收藏者更加成熟的转变,不再跟风明星拍品,而是逐渐向内反观自己的收藏体系。
除此之外,写实油画没有鲜明的特色,整体乏善可陈。雅昌艺术网市场监测中心2014年的春拍报告显示,写实板块的中高价作品数量不如早期油画和当代艺术增加明显,相较去年百万以上的作品仅增加9件。2014年春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高价TOP100中,写实油画板块有4 件作品上榜。从雅昌指数中国写实画派30指数来看,写实油画市场行情小幅回落,拍卖规模同比缩减,上拍量、成交量均出现下降趋势,本季雅昌写实油画指数同比去年春拍下降3.47%。中国写实画派30位样本画家中,王沂东、陈逸飞、艾轩等15位艺术家个人指数呈现下降态势,仅何多苓、冷军、龙力游、杨飞云等7 位艺术家价格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在2014下半年,写实油画方面并没有令人满意的高价杀进TOP10,并且出现高估价的封面作品遭遇流拍。
《码头的台阶》
纪录和流拍齐飞成常态
虽然在2014年度的TOP10中有6位艺术家刷新了个人作品的新纪录,但是高估价拍品的流拍依然普遍存在,这一点和过去两年相比并未有太大改善,并且逐渐显常态化。比如,在早先秋拍保利香港的当代艺术专场中,只有曾梵志的《安迪-沃荷肖像》以1947万港元成交,超出预期。而专场封面作品李山的《胭脂》以950万港元落槌,低于1000万港元的最低估价。而嘉德香港当代艺术专场中,蔡国强的《发明物》以380万港元落槌,成为当代艺术的最高价拍品。
而表现最好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依然端出“尤伦斯夫妇旧藏”这个重要砝码,但最终上拍的37件藏品的结果证实“尤伦斯旧藏”并不再是“速效救心丸”。虽然春拍张晓刚刚创下个人的拍卖纪录,但是秋拍以1400万元港币起拍的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在叫价到1700万元港币时,因无人应答而流拍。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岳敏君的两张作品《幸福》与《大狂喜》。
《违章》
而另一边,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立马又捷报频传。刘小东的《违章》被海外电话委托以6620万元港币成交,创下了刘小东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与此同时,方力钧的《系列二(之四)》也以5948万元港币创下个人的最高纪录,可贵的是高估价近两倍成交而创的纪录,连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门主管林家如都表示:方力钧作品在激烈竞逐下以高于估价近两倍成交,是因为他们的创作已趋于稳定,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也已明确,具有历史价值的重要作品能持续吸引藏家热烈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成交和流拍一直冷暖相汇,但根据2014年上半年雅昌艺术网市场监测中心的春拍报告显示,当季千万以上的高价拍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 件,百万以上的当代艺术拍品成交额同比增长73.55%。雅昌“当代18 热门指数”比2013 年春有47.04% 的提升,当前指数点为23051点,刘野、张晓刚等7位艺术家处于上升通道,刘野以106.68 万元/ 平尺的价格指数位于“当代18热门指数”的首位,较上季提升133%。张晓刚以89.88 万元/ 平尺紧随其后,价格指数较上季分别提高108%。
其中张晓刚的作品《血缘:大家庭3号》(1995年作)以7441.8万元人民币成交。上海泓盛拍卖电子商务部总监、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认为,此件拍品虽然创纪录但并未带动其他当代艺术品的火热气氛。相比之下,曾梵志、刘炜、刘小东等艺术家的行情有所下滑,作品成交价均在估价范围内。现在来看,新的藏家并不买当代艺术的单,且新的资金紧张,导致当代艺术的关注度出现分流。
AMRC 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则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在2006 年至今完成了从欧美藏家换手到亚洲藏家的过程,收藏圈的范围是在缩小的,客观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其实也并没有形成很多人理想或者是想象中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受关注的类别,这也是导致当代艺术价格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
而在资深经纪人李苏桥看来,这种分化来自于上升空间的瓶颈压缩:过去的八年,市场用前四年时间给出了一份50,60后出生的当代艺术的明星艺术家和明星作品名单,又用四年时间淘汰了一批明星艺术家和明星作品;八年下来市场确认的明星作品已经长期在1000万——1亿价格区间稳守,而这个价格区间完全不是今天当代艺术市场中点指标玩家的财富级别可以买卖的。“常有收藏家说艺术品收藏是会上瘾的,其实艺术品买卖也会是上瘾的,适合中国目前当代艺术市场资本体量的100万——1000万价格区间经过八年的大浪淘沙后突然出现热点艺术品的真空,当然就会有资本扑进来寻找新交易标的物。”
市场在哪另辟蹊径?
虽然市场似乎慢慢习惯了一边是纪录一边是流拍的常态化,但是2014年各大拍卖还是继续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偏向于强调当代艺术的学术性,梳理当代名家的早期作品成为各拍卖公司处于调整期中的营销主线,这种现象有助于提高收藏者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认知。
比如,中国嘉德增设了“突破与超越: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艺术”及“转向内在: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绘画”专场。据李艳锋介绍,两个专场均以“学术性”为衡量标尺,前者重视作品于特定时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历史价值,后者重视作品本身的绘画性及创作潜质,希望通过这种深层挖掘,在处于蛰伏期的现阶段,给藏家提供一个方向性的引导。该两个专场分别取得了75% 和86% 的好成绩,潘德海早期的代表作品《掰开的包谷后山》已获得920 万的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成交纪录。
此外,北京匡时获得了北京藏家张锐的部分收藏,推出首个私人收藏专场“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此专场推出的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周春芽、赵半狄的早年重要作品,交投气氛活跃,8 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4945 万元。北京保利“文本魅影——徐冰的艺术”专场,100%成交,徐冰《鸟飞了》以747.5 万元成交。这说明大家对重要艺术家的早期作品较为认同。
但未见得所有的调整都完全奏效,匡时推出的以92年“广双”为主的优秀获奖作品就未并完全受到藏家更多的重视,除了沈小彤和舒群,包括叶永青、王劲松、戴光郁、石磊等多名优秀奖获得者的作品均遭遇流拍。回顾性专题的挖掘中,北京华辰同样做了尝试推出“湖南艺术群体的回顾与发掘”,最后也表现平平,藏家反映不热烈。
“对于85时期、90年代的作品为什么现在感觉疲软,因为好作品在市场上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少,过去藏家买进这些作品的价格是很高的,短期之内不可能拿来交易,所以这部分的供应一定程度上已经枯竭了。”伍劲说到。